拉个架、说说理、缓口气、谈谈心,通过这些方式调解争端的人,通常被称为“和事佬”。在司法工作中,调解员就是人民群众身边的“和事佬”。
近年来,岳池县人民法院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强化人民调解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探索出“主题培训+实地指导+流程优化”专业指导机制,助力矛盾纠纷前端化解,既解“法结”又解“心结”。
“主题培训”强业务
调解工作应该怎么做?
肯定不是简单的“和稀泥”,如今的“家长里短”不再是打个巴掌再道个歉就能解决的,纠纷背后往往是当事人内心真实的情感需求,从“隐性诉求”的挖掘,到当事人完成司法确认,都需要更专业的指导。
3月中旬,岳池县召开基层“双员”调解能力提升培训会。会上,受邀参加的岳池县人民法院副院长杨璨尹,详细讲解了司法确认的定义、范围、具备的条件、常见问题和实际操作等内容,并从司法角度、法治维度释法理、谈做法、传经验,为人民调解员开展司法确认工作提供实操版的工作指南。
会后,基层专职网格员和专职人民调解员纷纷表示,经过培训,他们充分了解了司法确认中常见问题与实务操作要点。
“实地指导”促规范
规范的调解过程,有利于提高调解成功率。为了更好地开展先行调解工作,规范调解过程,近日,杨璨尹前往县公安局九龙派出所驻所调解室进行实地调研。
调研中,杨璨尹详细了解了调解室的人员配备、调解案件类型、司法确认等情况,并通过查阅评析调解卷宗,现场为人民调解员进行了一场案例教学。
通过现象评析、逐案讲解,人民调解员对调解相关规定、调解技巧和文书的规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流程优化”聚合力
如何为先行调解提能增效?岳池县人民法院推行“先行调解+司法确认”的模式。
该院首先制定要素式司法确认申请书,对需要司法确认的,由人民调解员进行指导,让司法确认申请的填写更便利、更规范。其次,依托人民法院在线诉讼服务平台,引导申请人在线提交司法确认申请,同时开展在线司法确认,实现更为便捷的在线调确一体化。最后,引入类型化案件特邀调解指导员机制,选任调解经验丰富、调解效果较好的法官,由其所在的专业化办案团队开展同类型案件问题指导,让人民调解员成为类型案件调解中的“行家里手”。
“刚才大家看到的当事人与保险公司之间的纠纷案例,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我们先来看看张某的诉讼请求……”
4月1日,岳池县人民法院法官正在向人民调解员讲解不同交通事故类型中案件适格主体、具体的赔偿标准、依据、注意事项等内容。其中穿插讲解典型案例、传授实务处理技巧,让现场的人民调解员对交通事故案件的调解工作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一位人民调解员感叹:“龙法官结合法律法规,教我们如何运用实务技巧,这下调解工作做起来就更加顺手了。”
岳池县人民法院将继续秉持“如我在诉”理念,不断创新多元解纷工作机制,做实定分止争,促进审判工作提质增效。(邓寒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