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接诊近1500人次的岳池县人民医院,总涌动着匆匆步履,这里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维护稳定和安全的任务异常艰巨。2025年1月,升级改造后的城东派出所驻县人民医院警务室正式启用,一抹藏蓝身影扎根医院,为这片特殊的空间筑牢平安防线。
走近驻院警务室,干净明亮的玻璃门窗后,是宽敞的接待大厅,这是群众办事、咨询的首站,驻院警务室内还设有调解室、醒酒室、备勤室,安装了电脑、打印扫描设备,联入公安网和互联网,警用装备与防爆器材整齐排列。社区民警刘隆春带领辅警邓海、杨文俊每日穿梭于驻院警务室与医院门诊大厅、住院部之间,他们用责任与担当,构筑起一道群众就医安全防线,时刻为群众提供暖心服务。
夯实医院安全“防护网”
群众的安全是头等大事。驻院警务室将安全工作置于首要位置,常态化开展日常安全防范、巡逻检查、警情处置及矛盾纠纷化解工作;针对医院薄弱环节与重点部位,督促院方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并在巡逻中提醒患者及家属做好自身财物安全防范。
同时,警务室强化医院周边治安巡逻,维护良好治安环境;疏导医院周边交通,保障道路畅通;及时处置各类突发状况,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医疗秩序。
此外,驻院警务室定期组织医院保卫科人员开展反恐防暴演练,通过实战化训练提升民警、辅警及医院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快速响应、高效处置。
新生儿专窗的“温暖约定”
7月29日,顾县镇的汪先生在驻院警务室“新生儿专窗”完成了户口登记。“住院间隙几分钟就办好了,不用跑回镇上,太方便了!”他的赞叹里,藏着驻院警务室延伸服务的巧思。
为了让新手父母少跑路,结合县人民医院的实际情况,驻院警务室与治安大队户政中队联动协作,在驻院警务室开设了“新生儿专窗”,每周二、周四上午受理业务,户政中队及时提供最新的政策指导和业务支持,确保新生儿户口登记工作顺利开展。
驻院警务室里一张张粉色小纸条,清清楚楚列着办理所需材料,像一份贴心的“办事指南”,家长只需携带齐全相关材料,到专窗提交申请,工作人员当场审核、即时办理,实现了新生儿户口登记“即来即办”流程,省去了家长来回奔波的麻烦。
“我们的业务服务对象不限于城东辖区,只要岳池的新生儿均可以到这里来办理。同时,还为群众提供临时身份证的办理指引、户籍及治安业务咨询。”城东派出所所长龙伟介绍道,专窗提供的延伸服务,让这份便利有了更宽更广的辐射范围。
医患矛盾的“调和剂”
“我这病反反复复发作,是不是治错了”
“这评级不合理,我没法接受!”
“这个药凭什么这么贵”
在医院这个特殊的环境里,由于医疗的专业性强、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医患矛盾时有发生,还有可能演化为恶性事件,这让风险化解、维护稳定的压力倍增。驻院警务室的民警、辅警成了专业的“解结人”。接到纠纷报警,他们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先安抚好当事人情绪,再耐心听双方倾诉,“细心听、重点问、热心解”的九字诀,让不少剑拔弩张的场面渐渐缓和。
今年3月,腿部残疾的舒大爷因评残等级与医院起了争执。行动不便的他没了经济来源,情绪激动地在诊室门口讨要说法。民警赶到后,先把老人扶进调解室,一边给他泡茶、一边听他诉说难处,再细致解释评级标准,讲政策也讲情理。
最终,舒大爷紧锁的眉头舒展了:“你们这么一说,我明白了,不怪医院。”一场可能升级的矛盾,在耐心调解中消弭于无形。
群众求助的“及时雨”
“警官,我儿子的自行车在侧门不见了!”,6月6日18时许,辖区群众付女士焦急地来到驻院警务室求助。接警后,驻院警务室民警刘隆春立即带着辅警调取监控,顺着画面追踪,发现有两个小孩见车没锁,一时好奇将车骑走。
经过两个小时的工作,民警成功将自行车交回付女士手中,付女士连声道谢,而民警也耐心教育了孩子,让他们明白“顺手牵羊”的不对。
在医院里,这样的求助时刻都在发生。有人丢了钱包急得直哭,有人因插队吵得面红耳赤,有人找不到科室站在大厅茫然四顾,有人对着手机不会操作缴费……面对这些求助和突发状况,驻院警务室的民警、辅警们总能笑脸相迎,他们常说:“我们就像医院里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但这块“砖”里,装的是“群众事无小事”的初心。
穿梭于病房与走廊间,无声守护着每一位医患的安宁,这片白色世界悄然融入一抹“藏蓝色”的风景。未来,驻院警务室将持续深化警医联动,让守护更精准,让服务更暖心,为每一个生命的旅程,增添最坚实的平安底色。(汪平)